甘泉井的传说
在中国名酒厂双沟酒业的老厂区内,有一眼清冽、绵甜的井水,早期的双沟酒就是取该井之水酿制而成,这口井一年四季井水不竭,优质的井水造就了今日闻名遐迩的双沟大曲。传说此井乃大禹治理淮河水患时所开凿,据天启《淮安府志》(双沟地区原隶属淮安)卷三云:“甘泉井,水与淮潮消长。此井相传景泰间,有鸭坠井半月余复出,剖肠嗉,其中有黄沙,以为通淮河也。”关于双沟酒厂的甘泉井便有了一个远古的传说。
在距今约4600年前的夏朝尧舜时代,正值冰河时代后期,气候转暖,积雪消融。大地山河,沦为泽国,天地万物,同为波臣。人类或登高陵土山,或以木为舟,载沉载浮,幸免沦没。古黄河改道从苏北平原入海,淮、泗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加之海水水面升高,沧海横流,海水倒灌,淮河淤积,使整个苏北地区,成为大片泽国。在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时,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各部落的人们被迫逃避到一个个高地上,形成了许多丘陵、孤岛。
大禹得知这个情况后来到此地,开始带领人们进行水患治理,就在大禹和当地的劳动人民忙于治理水患时,一个问题摆在大禹面前,由于淮水污垢浑浊无法饮用,人们无奈之下喝了河水之后一个个都病倒了,给治水工程带来了很大困难。大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寻思着怎样才可以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白天忙于治理河水晚上又在思考怎样能解决人们的饮水问题。
这天夜里他恍恍惚惚做了个梦,梦见观音菩萨踏着祥云来到淮河边,正当大禹准备拜见时,只见观音菩萨将手中的玉净瓶连同柳枝一起轻轻一挥,便将玉净瓶抛在淮河北岸一处丘陵地带。瞬时,净瓶落处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大禹遂取泉水饮之,顿觉得一丝绵甜清爽之感直入肺腑,不禁大喊一声:好水!醒来后才知是一场梦。
此时,天色微亮,大禹恍惚中走出了村子沿着小山坡向淮河边走去。忽然,在朦胧中看到远处似乎有株高大的树木,渐渐走近才发现是一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在这棵柳树的不远处有一处洼地,洼地处还似乎有水慢慢的渗出,于是大禹便走了过去,用手捧起地上渗出的水,霎时,顿感无比的凉爽,轻轻的用嘴尝了尝似乎感觉到丝丝甜意,大禹心里想:“这里的水如此清澈甘甜,一定是地下泉眼涌出。”于是他急忙赶回村子,召集几名老乡带着锹锨在柳树旁的洼地挖了起来,可人们挖了很久很久,已经是一口很深很深的井了但还是不见有泉水流出,大家似乎都泄气了,此时大禹忽然跳了下去,让乡亲们全部到井上去,他拿起铁锹一个人在下面挖了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井内冒出了水泡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井上的乡亲们大声喊着要大禹赶紧上来,可此时井内的水已经越来越多,即使他想上来也是来不及了。奇怪的是大禹不但没有被井水淹没而是随着井水的上升他也渐渐的浮了上了,井水始终没有满过他的脚面。人们纷纷跪倒在井旁,向苍天叩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们如此可口的泉水。
原来,这井是观音菩萨手中玉净瓶所化,她看到大禹治水辛劳却无可饮用之水,人们深受其害,于是她才托梦给大禹引导他到此地凿井觅泉的。后来由于井水清冽、甜润可口人们便称之为“甘泉井”。
经过大禹和当地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在“淮沂其治,蒙羽其艺”之地 (《史记·夏本纪》),淮河和沂水流过的地方,这片淤积几十年大水之处,经过大禹的治理,将淤积的大水引入大海,清理了古黄淮泛区的一些河段,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经过疏导大水汇聚在低洼地形成了今天的淮河和洪泽湖。
自古有云:“名酒之地必有佳泉”,取甘泉井水酿造的双沟大曲酒香浓郁、口味独特,享誉大江南北。2008年7月,双沟酒业对甘泉和泉上古亭进行了修缮,并作为景点向游人开放。